5年前,限塑令让很多人不假思索地给塑料袋这种难以降解的物品贴上“白色污染”标签。其实严格来说,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可以被降解的,只需充分的时间、空间和反应条件。但有限生命的人们等不了那么久,效率和速度,是垃圾降解的重要考核指标。而那些不能那么快被降解的垃圾,我们就得另谋高招……
消灭垃圾要用“组合拳”
日子久了,风吹日晒雨淋,经过一系列的物理作用、电化学腐蚀和生命活动,海可以枯,石可以烂,秋水可以望穿。一团厨余棒骨、一堆聚四氟乙烯电子垃圾这些“不易降解”的垃圾放一百万年,肯定都没影了。所以,物质的降解,每天都在发生,再难处理的垃圾也经不过岁月的考验。但是要在人也“没影”了之前,搞定垃圾,我们就需要有些策略。垃圾降解的速度和效率需要与生命繁衍的质量和效率相匹配。随着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加剧,垃圾种类和数量也迅速几何级增长。在有限的生活空间里,人们通常等不及让垃圾自然降解,而采取强大外力的干预。能够变废为宝的,就回收利用;没多大价值的,扔掉、埋坑、焚毁。通常,不可降解的垃圾通常是指短期内其物化性质难以改变的垃圾,比如塑料袋、农作物秸秆、棒骨。虽然现代科技已经足够强大到能降解任何垃圾,比如对着一堆棒骨泼“王水”,肯定能毁尸灭迹。但出于成本或者某些道义问题的考虑,我们需要因材施“招”,没有必要将所有垃圾化合物都变成尘土、分子、原子。于是乎,填埋、焚烧、堆肥,还有回收这些处理垃圾的方式需要“掺和”着来。